53式黑四棱刺刀,是用在仿造苏联莫辛·纳甘步骑枪的53式步骑枪上军刺,是1949年建国后,人民解放军成建制地装备的第一款军刺
56式可卸式刺刀,是解放军早期装备的刺刀,自从仿造了苏联的AK-47以后,这款刺刀也是照搬了AK-47的刺刀原样制作的,刀身为磷化处理,不反光,硬度高,刃口比其他刺刀要锋利,平时可以卸下做匕首用,拼刺刀时可以安装在枪上,不过安装过程比较繁琐
56式三棱刺刀,是56式步枪刺刀的早期型号,是异常实用的杀人利器,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,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(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),是以刺和放血为主,劈、挑、削的功能较弱,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,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
56式剑型刺刀,俗称“56式扁刺”,1950-1960年代,当时我国是很穷的,同时期也生产56式剑型刺刀,并且也少量的装备了部队,刀身两侧开有宽血槽,刀身经过去光处理,呈灰白色,不反光,是目前所有现役56式半自动步枪装备着的现役刺刀,除三军仪仗队和国旗班外几乎每个城市的武警都装备着这款刺刀
战俘刀,是按照国产56式三棱刺刀设计生产的一款棱型刀,刀身呈棱型,三面血槽,是战后清理战场,用来处死未死敌军和清理战俘的,后来《日内瓦公约》禁止屠杀战俘,所以“战俘刀”也就不用作清理战场了
56S式刺刀(红),装配在56S步枪上,在随后根据56冲开发的一系列变型枪、外贸枪中,所配备的刺刀,都或多或少地带有AK的味道
63式三棱刺,装于63式步枪上,采用回折叠枪刺新式刺刀,首创了三棱刮式刺刀,大大提高了枪刺的强度、刚度和刺入深度,是我国最后一次使用的一款三棱刺
65式伞兵刀,是那个年代中国颜值最高的刀具,即使在今天,其颜值也毫不逊色,最大的特点是:一侧刀刃被设计成钩刃,钩刃不仅可以加强切割绳索的力度,在匕首战中,这个钩刃也可以用来刮开敌人的颈部动脉,想想就觉得好疼好血腥;另一侧刃可以进行简单的劈和砍